细水雾灭火装置配置与实施方案

一、系统配置要点

1、系统类型选择

1.1泵组式系统:适用于大型建筑、工业厂房等场所,以电机驱动泵组加压供水,可持续喷雾灭火,需配置稳压泵、备用泵及独立供水装置,满足长时间灭火需求。

1.2瓶组式系统:适用于小型场所或无稳定水源区域,采用高压氮气驱动储水容器,通过瓶组组合实现快速响应,但需定期检查瓶组状态。

2.关键组件配置

2.1供水装置:泵组系统需配置密闭储水箱(不锈钢材质,带液位显示与自动补水功能)、主备泵(带自动切换功能)及稳压泵;瓶组系统需配置规格一致的储水容器与储气容器,并设置备用量(恢复时间超48小时时按主用量100%配置)。

2.2细水雾喷头

2.3选型:低矮空间(如机房地板夹层)选用专用喷头;闭式系统选用响应时间指数≤50(m·s)^0.5的喷头,公称动作温度高于环境最高温30℃;腐蚀性环境选用防腐喷头;电气火灾场所避免撞击式喷头。

2.4布置:闭式系统喷头间距≤最大布置间距的1/2,距遮挡物≥安全距离,感温组件距顶棚75-150mm;开式系统喷头布置于电缆隧道或夹层上部;局部应用系统喷头距保护对象≥0.5m,变压器高度超4m时分层布置。

2.5控制阀组:开式系统按防护区设置分区控制阀,闭式系统按楼层或防火分区设置带开关指示的阀组,均靠近防护区布置并配置动作信号反馈装置。

2.6过滤装置:储水箱进水口、出水口及控制阀前设置过滤器,网孔孔径≤喷头最小孔径的80%,便于维护与更换。

2.7试水阀、泄水阀与排气阀:闭式系统在分区控制阀后管网最不利点设置试水阀(带压力表、等效流量系数接口);管网最低点设泄水阀,最高点设手动排气阀;开式系统在分区控制阀后设泄放试验阀。

3.系统参数设计

3.1工作压力:喷头最低设计工作压力≥1.20MPa。

3.2作用面积与容积:闭式系统作用面积≥140m²,泵组系统单套泵组带喷头数≤100只;开式系统全淹没应用防护区数量≤3个,泵组系统单区容积≤3000m³,瓶组系统单区容积≤260m³。

3.3响应时间:开式系统设计响应时间≤30s,瓶组式系统多组瓶组同时启动时动作响应时差≤2s。

3.4喷雾时间:瓶组式系统持续喷雾时间按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灭火时间的2倍确定,且≥10min。

二、实施方案

1.施工准备

1.1技术准备:组织施工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,明确施工要求与质量标准,编制进度计划。

1.2材料与设备准备: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泵组、喷头、管道、阀门等,检验规格型号与质量,并抽样送检。

1.3人员与工具准备:组建专业施工队伍(管道工、电工、焊工等),配备电焊机、切割机、试压泵等设备,搭建临时仓库并做好防潮、防雨、防盗措施。

2.施工流程

2.1管道安装

预制加工:按设计图纸切割、套丝、焊接管道,标识系统编号与规格。

架安装:确定走向与支架位置,支架间距符合规范,确保管道牢固平整。

管道连接:采用螺纹或焊接方式连接,穿越楼板与墙壁时设置套管,安装后外观检查无变形损伤。

2.2泵组安装

基础施工:浇筑混凝土基础,预留地脚螺栓孔或安装预埋件。

吊运与就位:使用吊车或叉车将泵组吊运至基础上,调整地脚螺栓或垫片至设计高度与水平度。

管道连接:连接进出口管道,检查阀门状态,确保无渗漏。

3.喷头安装

3.1选型与检查:核对喷头型号规格,检查喷孔畅通性。

3.2安装定位:按设计图纸确定位置,使用专用工具安装,确保牢固无松动,间距与高度符合要求。

4.系统调试

4.1管道冲洗:以不小于设计流量的清洁水冲洗,直至排水清澈。

4.2系统试压: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5倍(≥1.2MPa),稳压10min后降至工作压力,稳压30min无渗漏。

4.3泵组调试:检查转向、声音、振动,调节流量与压力至设计值,监测运行参数。

4.4喷头调试:进行喷水试验,调整工作压力至最佳喷雾效果。

4.5联动调试: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,测试报警、启动、喷水等功能。

5.质量控制

5.1材料质量:严格检验进场材料,抽样送检合格后使用。

5.2施工过程:按图施工,加强质量检查,隐蔽工程专项验收。

5.3成品保护:对已安装设备与管道采取防护措施,避免碰撞与污染。

6.安全措施

6.1安全管理制度:明确安全职责,制定操作规程,严禁违规作业。

6.2安全教育培训:开展安全培训,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。

6.3现场安全防护:设置警示标志,划定施工区域,管理用电与动火作业,配备安全防护用品。

6.4应急预案:制定火灾、触电等事故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演练。

7.环境保护措施

7.1噪声控制:避免高噪声作业,选用低噪声设备,采取降噪措施。

7.2粉尘控制:设置围挡,硬化道路,洒水降尘,封闭易产生粉尘的作业。

7.3废水处理:设置废水沉淀池,处理后达标排放。